11月7日至9日,2019“一带一路”中国跆拳道公开赛(以下简称“中国公开赛”)在陕西省西安市培华学院体育馆成功举办,1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600名选手围绕各级别冠军展开激烈角逐。最终,中国队成为最大赢家。

本届赛事由中国跆拳道协会、陕西省体育局、西安市人民政府和西安体育学院主办,陕西省拳击跆拳道中心、陕西省跆拳道协会、西安市体育局承办。中国跆协主席管健民,陕西省体育局党组委书记、局长王勇,西安市副市长强晓安、世界跆联技术发展委员会主席杨镇芳等出席了大赛开幕式。


中国公开赛设有跆拳道品势和竞技两个大项。其中,品势分为自由品势和传统品势两个小项;竞技属奥运会正式项目,按照跆拳道世锦赛赛制划分为男女各8个级别,各级别冠军选手可以获得10个奥运积分。在为期3天的比赛中,中国选手林文烨、谭景文、谭雪琴、郭清、李然、孙宏义、王余龙、陈灵龙、钮可欣、程秋容力克各自级别对手折桂,为中国队夺得本届大赛竞技项目全部16个级别比赛中的10枚金牌。而其余6金则分别被印度选手阿曼·库玛、民主刚果选手阿诺德·诺基约、泰国选手维拉斯尼·卡姆疆汗、巴西选手拉斐拉·阿劳佐、米莱娜·蒂托尼利以及阿富汗选手摩森·雷泽伊收入囊中。


“一带一路”中国跆拳道公开赛创办于2017年,是G1级别的奥运会积分赛事,也是我国承办的跆拳道单项国际高级别赛事之一。在赛事组委会的积极争取下,今年,世界跆拳道联盟和中国跆拳道协会正式确定,中国公开赛永久落户于陕西省西安市。这既是在西安“定居”的首个奥运积分赛事,也是继跆拳道大满贯春秋两季海选赛(G2)后,第三个落户于中国的跆拳道项目奥运积分赛事。中国跆拳道协会主席管建民在采访中表示,“随着这项赛事永久落户西安,未来我们将努力吸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选手都来参赛,不断提升赛事的规模和档次,让这项赛事成为世界跆拳道比赛中的一张烫金名片。”

据了解,陕西省体育局已于今年1月正式将2019“一带一路”中国跆拳道公开赛确定为重点打造的十二项体育精品赛事之一,这既对中国公开赛在过去的两年间取得的初步成绩做出了肯定,也对今年的赛事组织运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一带一路”陕西2019体育精品赛事启动会上,王勇曾对入选的精品赛事提出了要求。他说,打造精品赛事,要以比赛水平高、观赏性强、群众喜闻乐见为重点。

此外,本届赛事的主办方在体育展示环节也进行了创新。舞美设计上摒弃了传统意义上的赛场区域概念。在没有自然光线干扰的状态下,用精心设计过的简约灯光重新分割场馆空间,视觉上不过分强调比赛区域和观众区域,这样的设计,不仅仅让赛场更具现代感、时尚感和科技感,还将帮助观众沉浸于赛场空间,拉近他们与比赛中的选手的距离。(跆拳道专刊记者 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