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新体运动场的标准跑道上,十余位身材高挑精瘦的小伙子目视前方,紧张地等候在起跑线上。听到场边裁判“各就位”的口令,几位选手未等发令枪鸣响就抢跑了。队伍中,沈阳体院队的杨艺老练地调侃道:“兄弟们别急啊,这是三千米测试,咱们得跑十几分钟呢,不差这几秒的时间。”轻松的语气逗乐了大家,也让气氛缓和了许多。
这是2020年全国跆拳道锦标系列赛暨十四届全运会积分赛(第一阶段)首个竞赛日现场。腿上功夫还未施展,跆拳道队员们首先就要过了体能大比武这一关,30米冲刺跑、3000米计时跑、深蹲力量、腹肌耐力、背肌耐力五项体能测试成绩成为了本届赛事的硬性指标,最终成绩会成为八进四阶段晋级淘汰的标准。

面对全新的赛制,选手们有着各自不同的体验。今年27岁的男子最大公斤级选手孙宏义此次代表内蒙古队参赛,完成自己的最后一个项目三千米跑后,他在场边来回踱步调整气息,全天高强度、高密度的体能考验直至此刻终于让他松了一口气。“我今天的表现可以打到9分吧,因为国家队的训练很专业,我的体能是没有问题的。而且因为久违的比赛,我的状态也比较兴奋,所以今天的成绩可能比在队里的还要更好一些。”提及对这一新增项目的看法,孙宏义坦诚地表示,对于老运动员来说,体能测试成为硬指标其实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但是体能不行到国际赛场上肯定也拿不到成绩,所以对我来说这是鞭策和激励。”

老将在挑战中获得不懈的动力,小选手则在变化中看到了机会。出生于2002年的北京队新秀李铭洋以男子58公斤组三千米跑第二名的成绩,给新赛季开了个好头。从早上七点多开始测试一直到傍晚,他的精力好像依然充沛。李铭洋开心地和我们分享:“除了30米冲刺跑之外,我其他的项目应该都是满分!”能够获得这样的成绩,他尤其感谢教练:“因为担心正式比赛标准更高,所以教练日常就对我们极其严格,今天其实我感觉比平时还要轻松不少。”谈到新赛制,李铭洋难掩心中喜悦。他表示,以前老队员们打比赛可以靠经验或头脑占据优势,现在有了体能测试老队员们的压力肯定会更大,而小队员肯定好一些:“年轻嘛,就是精力旺盛!”

除了跑步之外,其他三个体能测试项目都在太湖国际博览中心B6馆中进行。河南队名将郭耘菲正在这里参加她的深蹲测试。与她同组的还有几位其他队伍的小选手。她们虽然同是女子67公斤以下级的竞争对手,但是在测试时,总会第一时间为彼此做好防护,避免在增加负重的过程中受到伤害。郭耘菲作为国家队长期集训队员之一,日积月累的体能训练让她能够用更加专业的姿势和方式为同组选手做好防护。紧张的竞赛环境中,队员们惺惺相惜、互帮互助的情谊,充分彰显了跆拳道人良好的形象,传递了跆拳道运动的正面能量,也为跆拳道全锦赛突破重重困难而来之不易的复赛带来了更多积极的意义。

此次体能测试设置的五个项目分别从力量、速度、耐力以及核心力量这几个方面对运动员进行考核,并结合了基础体能到专项体能的转换,良好的基础体能是选手充分发挥专项技术的基础。体能测试也有利于进一步强化各省市管理人员、教练员、运动员对体能训练的认识,为十四运设置体能竞赛提前积累经验。


































转自中国跆拳道协会官网